申贝科学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中文版 | ENGLISH    登录/注册 购物车
解决方案与应用
产品应用视频
关于申贝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环境监测
我国环境应急管理措施有哪些?|申贝科学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也越发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国家也愈发重视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和谐问题,本文对我国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应急管理的对策做进一步的探讨,有助于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的更好发展。

   一、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环境应急管理机制起步晚2001年上海市启动《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编制完成至200618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经历了几年的时间,我国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各地还结合实际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和保障预案;许多市、县以及企事业单位也制定了应急预案。

   2、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单项防控为主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以单项防控为主,*原始的、*基本的应急体系与*现代的预警应急管理同时存在,从单向防控走向综合防控、预警应急管理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时间。国家环保总局目前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原则,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治安四类突发事件,正在就水、气、危险化学品、有害废物、外来物种入侵、农村生态环境、核与辐射等方面制订新的较为综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尽快完善我国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环境应急管理的法规体系框架松软我国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框架松软,尽管我国有各种以单项为主和以单个部门为主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但缺乏统一的和综合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上千部,但是关于环境应急管理相关的仅有如1987年国家环保局制定的《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20035月国家环保总局发行了《环境应急手册》等等。

   4、缺少具有协调和相当环境应急管理力度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紧急事务管理机构我国虽然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高行政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但依然是以单项预警应急管理为主的各个部门力量很强,缺少一个***具有相当管理力度的紧急事务管理机构。目前国家环境检察局只有不足20人的编制和非常有限经费预算,环境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处理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

   5、公众参与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环境应急管理的意识薄弱我国主要是从在政府管理的角度,由政府唱主角,市民和企业参与较少,社会应对能力薄弱,没有建立稳定的由市民、企事业单位、政府等联合应对的网络,居民的自主防控组织力量薄弱。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综合**的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处理预案,《水环境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预案》主要针对的是长江、黄河、淮河、太湖等重点流域和敏感水域。而沱江、松花江等水域既非重点流域也非敏感水域。

   6、建立常设性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我国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的信息报告与披露方面仍需加强。我国许多环境污染事件也反映出我国现行的《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暂行办法》执行不力,一些地方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敏感性不高,存在着瞒报、漏报、不报等情况。环境应急手册明确规定,接到突发事故报告的环保部门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环保部门报告的时间为2小时;重大环境事故要在6小时内向省级环保行政部门报告,特大环境事故要在6小时内报告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7、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环境应急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系统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系统建设上,发达国家积极研究开发和建设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的统一性和共享性能。而我国信息系统管理的条块分割和信息资源的分散是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信息管理的软肋,尤其缺少国内统一的基础信息库,技术支撑体系还较落后,如GISGPSRS的应用不够广泛和通俗便捷。

     8、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环境应急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政府财力和社会保障方面,我国财政紧急储备基金制度还没有完善;财政预算、金融和税收措施不规范;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如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缺乏。这与发达国家除了由强大的财力支撑和保障外,还通过政府、民间机构、市民三者分担的形式,构建起了一个**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对策面对我国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更新环境应急管理理念,依据我国自身环境管理机制和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1、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国内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我国应坚持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环境应急方针,推进我国应急管理逐步走向综合防控和预警应急管理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国家和地方应急机制建设,实现我国应急管理模式从注重应急处置向预防处置和恢复全过程管理的转变、从单项应急管理体制向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2、确保国家环境**功能,建立区域性环境应急管理合作体系我国应在正确处理好与中央、**、武警的关系的同时,还应建立跨省的区域应急合作体系,确保国家环境**,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的社会环境。

    3、引进环境应急管理新理念,培养敏锐的应急管理意识环境应急管理的新理念应从过去以部门为主的单项处置向政府统一指挥协调、部门配合的综合应急管理转变,实行组织、信息、资源三者统一的综合应急管理;从过去重视已发生事故的处置向预防、处置和善后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转变,特别要重视以预防为主。

   4、完善和健全应急法规体系,加强预警环境应急管理的法律保障首先,依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办法和要求,严格贯彻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报告制度、组织制度、程序规范、应急措施、善后处理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统一目前的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机制.。其次,通过法律及各项政策法规,对应急投入、队伍建设、物资供应等基础工作予以法律保障;同时规范各级主体的行为,明确责任,加强日常的危机管理和防范。

   5、建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环境应急管理计划建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应急计划,逐步完善应急规划和应急预案体系,处理好危机时应急管理和常态管理中的应急管理的关系,提倡事先预警应急管理模式。在规划中各种应急规划应综合起来,与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做到常规管理与危机应急管理的结合。

   6、建立常设性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在国内整体战略层面上,建立健全具有决策功能、常设性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和地方应急中心。其次,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再者,在省、市、县地方各级政府层面上,实事**地设置相关部门,明确具体的组织形式及职能。此外,建设国家应急事件案例库和应急培训中心,培育应急管理**,实现危机管理中决策者与**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

   7、构建环境应急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系统,建立全民参与机制,提高社会整体的应急能力全民参与主要是进行预防教育,对规划和预案编制的参与、建立应急自主组织和加强社区应急建设。我国许多城市已组织开展了城市应急宣传教育和预案演练活动,编写城市应急自救手册,鼓励公众参与、完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

   8、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信息机制,建立应急信息管理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多元的信息系统,确保多元信息系统的常规运作。同时确保建立一个高效的应急信息管理中心,确立信息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鼓励民众和社会团体参与应急管理。积极加强与国外主要国际组织与媒体的合作与交流,确保各项政策得到国内外各个方面的准确理解。

行业
首页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24 申贝科学仪器(苏州)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8503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602010411号